科技前沿
当前位置: 首页>> 科技前沿
科技前沿 当前位置: 首页>- 科技前沿
高产蓝池子:循环水,高质高价鱼这样养
发布时间 :2022/4/14 浏览 : 1076 [关闭]
在佛山市高明区“万亩稻田”产业园里,由广东银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银鹏”)和华为公司合作的5G农田——富硒丝苗米产业项目正在推进。与普通稻米种植不一样的是,这里施肥用的是水产养殖动物的粪便。
银鹏总经理陈铭基告诉记者,通过建设种养综合园区,在田基规划特制的鱼池,收集养殖所产生的粪便、残饵等,利用固液分离等技术对其进行重复利用,水体再次流入养殖池,固体则转化为生物有机肥,配套5G智能系统精准施放到不同的农田中。这样一来,还能实现养殖零排水。
01、专注系统开发14年
对于稻鱼种养系统的开发运营,陈铭基有着十多年的实践经验。据了解,2001年,珠江水产研究所研发出一套鱼菜共生系统,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保护,并在珠海成功进行生产试验。陈铭基说,那是第一代产品,系统的结构比较简单,以直径3米的小木桶作为养殖池。
2017年,陈铭基到了广西,在几位退休专家的帮助下,他建立了升级版的鱼菜共生系统,将小木桶改良为集装箱,在养殖鲈鱼、禾花鱼的同时种植稻米,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,还提高了鱼类和稻米的品质,获得业界的一致好评。他向记者透露,一个养殖池一年有20万元的产值。目前该系统已经投入运作将近5年,期间并没出现大问题,已经成为当地政府工作中的重点扶贫项目之一。
随着系统的顺利运转,陈铭基身上的担子逐渐变轻,他这才放心离开,回到故土广东。这时,他又有了新的想法,引入智能科技系统以替代日益上涨的人力成本支出,建设鱼菜共生系统的迭代产品。他开始四处参观学习,建立自己的团队,解读时代的需求。在佛山市高明区的“万亩稻田”产业园里,他争取了一个机会。2020年11月,基地动工建设,2个月后,系统投入运营。从构思到动工,再到管理,陈铭基带领团队成员全程参与。
记者现场所见,一个个大规格的“蓝池子”格外引人注目。这27个(其中1个为进水池)养殖池,每个大约可容纳85立方米水体,每个成本约5万元。陈铭基介绍道,新一代的鱼菜共生系统设计更为科学、环保,养殖池呈圆桶状,由金属外壳和蓝色的环保材料构成,池内安装有纳米供氧和供水设备等。养殖池所用的蓝色布料为食品级环保材料,设计使用寿命长达10年,维护起来简单方便,池底无硬化。
02、“50+3000”种养综合生态体
这套系统究竟有何魅力?陈铭基表示,系统的核心技术是种养循环。“当你走进养殖区时,闻不到任何腥味和异味。”
实际上,通过系统的整体布局规划,将水产养殖动物集中在“蓝池子”中进行高密度养殖,收集养殖所产生的粪便和残饵等物质,并进行集中多级处理。第一步,固液分离,液体回收至循环水处理系统,固体则进入下一阶段。第二步,厌氧发酵,通过对固体进行充分发酵以制成生物有机肥。第三步,检测,确保当中不含有毒有害物质。第四步,制成配方肥料,在生物有机肥的基础上添加各种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和微量元素,如:氮、磷、钾等。最后一步,当5G智能系统检测到农田缺少某一种或多种营养元素时,指挥相应的配方肥料运输并投放。全过程无需人工参与。为了使养殖全过程处于更加可控的环境中,陈铭基不仅在附近数公里的地方开辟育苗场,还在基地里种植高蛋白的植物,自行制作饲料。
陈铭基指出,回收的养殖尾水经过5级处理后,可循环利用,而由于过程中各环节的损耗,只有80%的水体能参与至下一个循环,其余的要依靠外源补充。据悉,万亩稻田位于芹水村,邻依高明河,具有得天独厚的水源优势。陈铭基进一步说道,从外界获得水源后先要经过三级处理,首先进行土塘沉淀,沉淀处理后的水经过循环河流入二级处理池;其次,对水体进行生物菌处理,同步进行指标监测;最后,进行紫外线杀菌处理。
2021年3月,“蓝池子”中的鲈鱼和鲩鱼上市销售。据统计,养殖成活率高达95%,每立方水体可产出100-120斤鱼,经济效益相当可观。陈铭基向记者说道,鱼菜共生系统由多个小单元构成,一个单元为50亩地,配套3000立方米养殖水体,每个这样的单位需要5名工人打理。“这样的种养比例,是出于环保的考虑。”他解释道,按照目前的规划,养殖所占土地约占农田面积的16%,在提升整体种养效益的同时,降低水产养殖所占用耕地。
03、助力农户增收致富
从各个地点的鱼菜共生系统的运行情况来看,陈铭基取得成功的关键是:让农户切实赚到钱。从生产效益的角度出发,鱼菜共生系统具有明显的优势,一方面,采用鱼菜共生系统能大大降低能耗,综合成本下降约30%。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、水质状况、种养习惯、消费喜好等,农户可以自行选择适宜的水产养殖品种,他强调,“系统能适应大部分的养殖品种,不需要特意挑经济价值高的品种。”另一方面,由于引入了循环水系统、5G智能系统、现代化种养技术等,稻米和养殖品种的品质大有提升,“养鱼用的是活水,相当于从小就开展‘瘦身’养殖,产品品质比市面上一般的瘦身鱼要优。”他向记者透露,基地目前采用订单式生产,已经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,主要供货给饭店、酒店,走高档路线。
走访基地,记者发现仍有部分农田处于未开垦状态。对此,陈铭基表示,现正处于三年开发期内,银鹏所经营的土地总面积6000亩,其中2000亩实施综合种养计划。记者所见的农田为丢荒田,也就是当地人俗称的“沙敦”,为了提高种植的效益,正在进行土壤改良。
鱼菜共生系统已经进入正常运作轨道,其最终目的是带动农户参与,共同发展生态种养殖。经过多年的实践,陈铭基探索出三种企业+农户合作模式。其一,由大户承包已经配有基建和设备的土地进行生产,收入和银鹏按比例分成。其二,由大户自主投资,按照相关标准筹建新基地,以土地或资本形式入股,收入按股份制执行。其三,普通农户入驻产业园,根据订单进行生产,产品由银鹏进行统一销售,按市价结算。
陈铭基总结道,出于帮扶农户的本意,银鹏会与农户签订保底订单,保障农户利益。在众多合作伙伴中,有少数是从未涉足过农业的群体,过去依靠打散工为生,收入低且不稳定,加入团队后,通过自身努力可获得人均12万元的年收入,比普通工薪族还略高,生活得到极大改善。